創業成功的捷徑是什麼?普遍來說,有兩種方法,一是力求創新,二是抄襲他人的創意。第二種方法明顯比第一種要輕鬆許多,而且往往更容易成為百萬富翁甚至是億萬富翁。許多現在的企業巨頭,如蘋果、寶潔、麥當勞、甚至是我們身邊的騰訊等都是從模仿起家,然後才逐漸發展為行業巨擘,可見模仿也是通往成功的一條捷徑。 在傳統的商業概念中,網際網路網路行銷行業以創新為榮。德國Samwer三兄弟,Alexander、Oliver和Marc曾經全盤模仿了美國的網際網路模式,他們於2007年在德國柏林成立了孵化器Rocket Internet,並且憑藉資助眾多的山寨網站而成為億萬富翁,完全顛覆了業內崇尚創新的商業理念。 在成為億萬富翁之前,Samwer兄弟一直很低調,而且也很少有媒體報導他們。隨著他們的聲名鵲起,他們山寨的做法也引起了業界的廣泛討論,Samwer兄弟的成功是不是意味著從事科技行業的人們公開承認“模仿是正確的、是被人們認可的”。 帶著這樣的疑問,我們本打算聯繫Samwers兄弟,讓他們發表下自己的看法。最終我們未能聯繫上他們當中的任何一個,不過我們有幸電話採訪了《模仿的力量——聰明企業如何模仿以贏得戰略優勢》一書的作者、同時也是俄亥俄州立大學經濟管理學教授Oded Shenkar。 在Shenkar看來,在科技創業領域,人們習慣性地會認為創業就一定要創新,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,歷史上通過模仿獲得成功的創業公司比比皆是。就拿大家都熟知的Facebook和蘋果來說,在Shenkar眼裡,扎克伯格和喬布斯都是偉大的模仿者。社交網絡不是紮克伯格發明的,Friendster成立於2002年,MySpace和LinkedIn成立於2003年,而Facebook 2004年才出現。同樣地,Mac電腦的用戶界面有抄襲Xerox PARC之嫌。當然,Shenkar舉這兩個例子並非有意針對紮紮和喬幫主,相反他為他們成功的模仿感到高興。 “的確,我們應該對創新者充滿敬意,但不得不說模仿通常是通往​​成功的捷徑”,Shenkar解釋道。“模仿自始自終都是人類進化的重要因素,時至今日,模仿依然很重要,甚至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。”在其他領域,模仿被認為是一種大智慧,而在商業領域,人們一直推崇著發明與創新,認為模仿完全是不會創新的人幹的蠢事,其實這種想法早就過時了,毫不誇張地說,已經落後其他領域長達半個世紀。 為什麼會出現模仿,因為創新是件很困難的事情,特別是當一個新創新需要創造數十億美元作為回報的時候。但是模仿也絕非易事,這就是為什麼有人模仿成功也有人模仿失敗的原因。毫無疑問,Samwers兄弟深諳模仿之道,他們模仿最成功的例子的就是山寨一個產品,再把山寨產品賣給被山寨者。舉個例子,當團購網站Groupon席捲全美國時Samwers兄弟馬上在德國山寨了Groupon創建了CityDeal,最後還按照原來的模式把CityDeal賣給了Groupon。 Shenkar同時指出,雖然網際網路網路行銷領域模仿起來比較簡單,但模仿不只在網際網路領域存在,在其他領域早就已經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了。RC公司於1958年率先推出了Diet Rite可樂,但其風頭卻被後來的模仿者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蓋過;業務一度出現下滑的愛爾蘭瑞安航空公司(Ryanair)模仿美國西南航空公司Southwest)的經營模式之後,通過進一步完善美國西南航空的業務模式取得了成功;美國最大的網上租車公司Zipcar也先後被Hertz和Enterprise兩家租車公司模仿。 研究顯示,如果模仿得好,模仿者往往要比創新者的表現更優秀。因為模仿者可以吸取前人的經驗教訓,並且他們所推出的產品已經接受過市場考驗,Facebook吸取MySpace的經驗教訓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。 當然,凡事皆有度。過度的模仿會給社會帶來不利影響。在採訪最後,Shenkar同樣也表示了自己的擔憂:“如果創新者大部分產品的利潤都被模仿者拿走,創新者的創新積極性將會受挫。”但總而言之,我們已經進入一個模仿時代,模仿是一種商業智慧,企業應該學會適度模仿。

網路行銷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asonlin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